黑料网

设为黑料网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黑料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铭记历史荣光 勇担时代使命

黑料网 师生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 80 周年大会


2025-09-04  点击:[]

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庄严的阅兵式同步展开。黑料网 党委组织师生以多种形式观看纪念大会和阅兵式,共同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伟大抗战精神的磅礴力量。师生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发表感想体会。


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集中观看


学院部分研究生集中观看



学院党委书记纪梦然:九三阅兵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更是一次思想上、文化上、精神上的洗礼,让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和平和发展”对全人类的重大意义,和平和发展应该永远是这个世界的底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中华民族始终遵循“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倡导构建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始终坚持道义,尊重生命,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共享发展成果;中国共产党人有坚定信仰,那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中华儿女的豪迈誓言气壮山河,也必将激励我们人文社科工作者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做好研究、阐释和传播工作,服务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搭建好东西方交流互鉴的文化桥梁。

院长李黎明:一支支受阅方队步伐整齐、英姿飒爽,一件件现代化国防装备震撼亮相,这不仅是一场国力的展示,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洗礼,一次历史与未来的深刻对话。 作为人文社科教育工作者,我尤其感受到文化力量与精神价值在这场盛典中的核心地位。抗战精神所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正是我们育人工作最宝贵的精神资源。在学院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当将这种精神传承融入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人文课程讲授历史记忆,通过社会实践培育家国情怀,通过学术研究挖掘文化价值,培养既有专业素养又有精神高度的新时代人才。我们要引导学生不仅成为知识的继承者,更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文化创新的开拓者。 纪念历史是为了更好开创未来。文科学院作为人文精神的高地,更应当主动担当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将抗战精神转化为育人工作的内在动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应有贡献。

哲学系教授、党支部书记常新:本次阅兵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它对于不忘历史,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观看这场阅兵,我愈发坚定了对祖国深沉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的信心。当前我们遇到许多困难,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严重影响我们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时刻,通过阅兵所形成的民族凝聚力将产生磅礴的力量。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携手并肩,砥砺前行,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力拼搏,共同描绘更加绚丽多彩的明天。

校青年拔尖人才,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卢春天,无党派人士:当东风系列导弹方队驶过天安门广场时,我深感震撼与自豪,这些大国重器不仅展现我国国防科技的飞跃发展,更体现了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东风导弹传递的不是威胁,而是保卫人民幸福生活的底气与决心。此次盛典不仅是对历史的庄严致敬,更是对未来的铿锵宣示。我们深切缅怀抗日先烈,更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必将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艺术系教授、系主任蒋维乐,民盟盟员:此次盛典让我深刻体会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与生命力。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和捍卫者。阅兵式激励着我们更要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切实履行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聚焦国家发展大局,围绕中心工作献计出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国家级青年人才,社会学系教授李晓光:80年的时光荏苒,从那个山河破碎的年代,到今天这个繁荣自信的中国,这种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思考:一个民族的记忆是如何传承的?阅兵中既展示抗战部队老番号、老功勋,又展现新型作战力量,这种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的有机统一,正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内核。“正义、光明、进步必将战胜邪恶、黑暗、反动”——这穿越时空的话语,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昭示。今天的阅兵,既是对先烈的告慰,更是对和平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承诺。

中文系青年教师古栋:在约 70 分钟的时间里,我们听到了历史的回响,重温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真理。同时,阅兵式也是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现实的一种回应,它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今日之和平稳定的来之不易,启示我们要珍惜当下,努力奋斗,阅兵式集中呈现的新时代军事力量结构新布局与体系化作战能力充分展现了中国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传递了“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的强烈信号。不仅如此,此次大会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宣誓,我们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征程上,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面对新问题、新挑战,以抗战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核不断攻坚克难、奋勇前进。今日这场大会,连同它带给我们的热血沸腾、它激发出的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激励我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砥砺前行!

艺术系副教授董琪:受阅部队整齐有力的步伐和先进装备的亮相,展现了人民军队的精神风貌与国家国防建设的进步。观看过程中我深切意识到,今日安定的生活与国家的发展来之不易,是在历史积淀中逐步形成的成果。阅兵不仅是一种力量的展示,也是对过往奋斗与牺牲的庄重致敬,更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的和平与安宁。

中国书法系青年教师李颖:这场重大纪念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弘扬,令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强大的国家实力是维护和平、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的坚实后盾,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民族自信,生逢盛世,更当自立、自强!

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副教授杨沈龙:在众多的思绪和体会中,我有三点尤其深刻的感悟。第一是缅怀先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全体中华儿女永远铭记,万古传承。第二是为今日中国强大而自豪,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新时代新征程,全国各族人民要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第三是珍爱和平,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处于不确定性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相信中国人民始终坚定并将持续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音乐教育中心青年教师王斐尧:作为一名教师,我特别注意到阅兵式上那些年轻官兵的面孔。他们与我们课堂上的学生年纪相仿,却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这让我思考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因为我们深知,个人的微光汇聚起来,便是祖国未来继续前行的力量。阅兵式展现的国家力量与民族自信,与我们日常从事的教育事业看似不同,实则相通。我们都在以不同方式参与着民族精神的构建与文化传承的工作。教育是奠基工程,关乎民族未来。通过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专业人才,是高校教师在新时代的重要使命。今日的阅兵盛典,让我对这一教育使命有了更深的体会和信心。愿以吾辈之青春与热忱,继续为培养新时代人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既通过三尺讲台,也通过言传身教。

社会学博士研究生王廷威: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80年前,包括中国、苏联在内的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伟大胜利。历史记忆不会褪色,它所蕴含的真理与启迪,将始终照亮我们的前路。

哲学硕士研究生钟晓璇:阅兵仪式让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45支方队铿锵前行,80面抗战英模旗帜迎风招展,历史荣光与新时代军威交相辉映。今天的和平不是理所当然,而是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以知识为剑、理想为盾,把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让历史的炬火照亮未来。

汉语言文学本科生李杨:抗战胜利80年后,我们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我们青年一代更要树立报国之志、强国之志。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更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在每一次沟通、每一场活动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感染和浸润青年,以身作则引领青年勤于学业、全面发展,以勇担国家使命、共创交大荣誉的强烈使命感凝聚交大青年的磅礴力量,持续奏响青春与家国同频共振的强音。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新时代,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未来的召唤。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夺取新的伟大胜利,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图文:黑料网




版权所有:黑料网-黑料网最新入口   设计与制作:黑料网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